全国1.5万家养殖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2.5亿元
7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农业抗灾救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1.5万家养殖场户受灾,死亡生猪24.8万头、家禽644.6万羽
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了此次洪涝灾害中受灾的养殖场情况。杨振海表示,目前全国生猪生产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提前半年完成了三年行动方案确立的目标任务。7月最后一周最新的数字,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每公斤25.9元,比今年1月份的高价位54.2元下降了一半还多。牛羊肉和家禽生产也保持了稳定增长。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畜产品的供应基础是比较好的。
近期,河南等地发生洪涝、台风等灾害,局部地区畜牧业的损失很重。据调度,截至7月29日,全国有1.5万家养殖场户受灾,倒塌损毁的圈舍427.6万平方米,死亡生猪24.8万头,大牲畜和羊4.5万头(只),家禽644.6万羽,直接经济损失22.5亿元。
从全国面上看,畜牧业生产秩序总体正常,洪涝灾害对全国畜产品生产影响是有限的。比如,生猪死亡24.8万头,与全国6月末生猪存栏4.39亿头相比较,占比很小。据监测,近期全国畜禽养殖和出栏上市总体保持正常,猪肉市场价格比较平稳。与7月中旬也就是灾情发生前相比,近期,禽肉、禽蛋和牛羊肉价格略有上涨,总体平稳。
下一步,在抓好面上生产发展的同时,农业农村部继续加大对灾区的指导帮扶力度,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保障畜产品稳定供应。准备采取三项措施:
一是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压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稳定并落实用地、环保、财政、金融等政策。毫不放松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强化生产跟踪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稳定养殖信心,防止生产出现大的起伏。
二是加强灾后生产技术指导。制定畜牧业恢复发展工作方案,细化种、料、病、管各环节的针对性措施。指导养殖场户选择市场行情好、生产周期短的养殖项目,及时补栏增养。加强养殖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和消杀,优化日粮配方,提高畜禽抗应急能力。
三是强化灾后生产恢复支持。主动对接畜禽养殖保险承保机构,抓紧开展定损理赔,减轻养殖场户的损失。支持养殖场户对受损的畜禽圈舍和设施进行修缮和加固,组织种畜禽场和饲料企业与受灾地区对接,保障种畜禽、仔畜雏禽和饲料等生产资料供应,帮助养殖场户尽早恢复生产。
已无害化处理因灾死亡猪牛羊禽356.2万头(只),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
这次汛情期间,有些受灾地方出现的死亡畜禽比较多,也出现了水里漂浮死猪等现象,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对此,杨振海表示,洪涝灾害之后,容易出现因灾死亡畜禽漂浮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可能会造成高致病性的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发生,传播风险加大。进入汛期后,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印发了汛期、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技术指南,指南都在农业农村部的官方网站上发布,指导各地做好灾后动物防疫工作,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
关于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农业农村部指导地方强化三项措施:一是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排查力度和频次,组织力量及时打捞收集因灾死亡的畜禽尸体。二是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深埋等多种方式及时处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污染环境。三是对死亡畜禽发现、收集、处理等场所和运输工具,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消毒、清洗,防止病原扩散。河南省是此次洪涝灾害的重灾区,农业农村部及时指导当地进行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截至7月29日,已处理因灾死亡猪牛羊禽356.2万头(只)。目前,打捞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还在有序地进行。
关于疫病防控问题,杨振海表示,农业农村部在做好日常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采取四项强化措施,针对性做好动物疫病防控。一是紧急向河南等地调拨动物防疫应急物资,组织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兽药协会倡议兽药企业向河南省捐赠防疫物资,特别是消杀用品,支持地方做好防疫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有85家兽药企业捐赠了兽用疫苗监测试剂盒、消毒剂、防护服和口罩等防疫物资,共计1625万元。二是组织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对于抗体水平比较低,低于70%的畜禽及时开展补免。三是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早发现、早处置,坚决防止动物疫情扩散蔓延。四是指导养殖场户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提高健康水平和抗病力,减少畜禽发病。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做好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好免疫、监测、消毒等各项疫病防控措施,指导地方及时消除疫情风险隐患,努力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