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了,养牛的最怕这几种牛病
最近几天全国多个地区气温骤然下降,天气突变对牛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牛最怕的就是忽冷忽热的应激。本文就给大家分享冬季气温下降时,养牛人应该给牛做好预防的3种疾病。
牛流感
症状: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病,在天气多变、寒冷的秋冬季节多发。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牛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病牛从呼吸道排毒,主要经过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传播,此外,人员、用具以及饲料等也是传播媒介。
发病初期病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5℃,有时高达42℃。厌食或废食,极度虚弱甚至虚脱,常卧地不起。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常有阵发性咳嗽。从眼和鼻流出黏液,鼻分泌物有时带血丝。病牛挤卧在一起,难以移动,触摸肌肉僵硬、疼痛,出现膈肌痉挛,呼吸顿挫。
单纯的流感5-7天后几乎能自然痊愈,如果有继发感染链球菌、胸膜肺炎等其他疾病,病势加重,死亡率升高。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的营养需求,定期清洁环境,对已患病的牛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2、定期消毒,用5%的烧碱对无牛的地方全部消毒,用聚维酮碘带牛消毒;
3、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降温,及时保暖才是措施;
4、防止易感牛群与已感染牛群接触,人发生A型流感时,也不能与牛接触。
治疗措施:
对病牛可用混感至尊注射一针见效或者柴胡注射液与青霉素或头孢混合后注射,如果有高烧,可适当添加30%的氨基比林注射液。对于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牛,可用氟苯尼考或替米考星注射。全群防治可用黄芪双抗拌料使用,如果有发病,饮水效果更好。
牛肺疫
症状:牛肺疫苗俗称“锁喉风”,是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牛肺疫与环境条件和机体抵抗力关系密切,凡牛舍拥挤、潮湿、气候和饲料突变、长途运输等不良应激因素或原有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疾病流行过程中均可诱发。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传播。
最急性型牛肺疫发生突然,颈部急性肿胀,呼吸困难,迅速死亡;急性牛肺疫最常见,病程3-4天,以败血症加急性胸膜肺炎为主要临床症状;
慢性牛肺疫以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为特征,病牛消瘦,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有时关节肿胀,最后多衰竭而死,病程3-6周。
剖检后,最急性型咽喉及其周围组织胶性水肿,鼻孔见有红色泡沫,肺充血水肿,全身淋巴结肿胀,但脾脏不大。急性型肺小叶间质胶性水肿,肺表面和胸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有不同肝变区;胸腔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胸腔和心包有积液。慢性型肺大部分肝变并有灰黄色坏死或化脓灶,有时有化脓性关节炎。
预防措施:
1、平时注意提高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避免应激因素(如拥挤、潮湿、通风不良、长途运输等);
2、常发病地区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羊肺疫苗(剂量按照标签说明)。
3、日常预防可以用咳喘宁(麻杏石甘散)每个月连用7-10天效果好。
治疗措施:
牛群发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措施,多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均有效。但规模羊场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出最敏感药物来治疗。拌料或打针阿莫西林、头孢、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药物都有不错的效果。
牛口蹄疫
症状: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主要是偶蹄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世界各地都有流行,是国际兽疫组织主要预防的A类传染病之首。
病牛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委顿,减食,口鼻、蹄冠及蹄踵出现红、肿、热敏感,不久形成充满灰白、灰黄色液的水疱,由米粒大小到蚕豆大。水疱破溃后露出暗红色糜烂面,1周左右结痂愈好;
如有继发感染,蹄叶受害可导致蹄壳脱落而卧地不起。口部、鼻端也有水泡及其破溃后的烂斑,口部发生水疱糜烂则有流涎、啧嘴,影响采食和咀嚼。乳房也可出现水疱及其破溃的糜烂,尤其哺乳母牛乳头皮肤上的烂斑较为常见,可致泌乳量下降,妊娠母牛可能流产。
预防措施:
1、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种时只能到清净区良种场选购,且需经过2-3周的隔离饲养观察和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场;
2、各种牛场必须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免疫接种本病疫苗, 种公牛每年加强免疫2次,间隔6个月,生产母牛产前1.5个月、牛犊断奶后15天各免疫一次;
3、牛场要经常消毒。
治疗措施:
患病牛可在饲料中加入黄芪双抗、阿莫西林、卡巴匹林钙等药物来治疗,如果出现不食,可肌肉注射混感至尊。如果打针出现伤亡,剩下的牛最好不要再打针。牛犊也尽量不打针,用拌料来治疗。
总结
天气突然转冷,养牛人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关心牛舍内的温度变化,及时采取关窗等保温措施,这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此外,秋季本是很多疾病高发的季节,应注意牛瘟、口蹄疫等疫苗的及时免疫。